刘梦辰
关于作品 关于作者 分享
 关于《老有所依》 外公患重病后,我开始思考衰老和死亡意味着什么。我开始意识到我爱的人终将离我而去。那么在一起的时间,尤其分别之前的时间,要怎么渡过?父母生养之恩,要怎么回报?作为独生女,这是24年来我第一次想到独生子女政策于我,于我的父母,于1.7亿独生子女家庭的意义。 我的作品意在探讨衰老、死亡和家庭价值。这个以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的长期影响为切入点的故事,最终超越国界。 项目中期我回到中国,拍摄了一部讲述独生子照顾卧床父亲的纪录片,拍摄地在山东省沂源县。沂源即沂水之源,沂水是山东的母亲河沂河,山东是孔子的故乡,孔子强调孝的美德。一个孩子如何照顾父母的故事将我带到了孝文化的源头,这种冥冥间奇妙的联系让我惊奇而感恩。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,我也接触了洛杉矶的华人社区。已经离开中国文化土壤的人们,是否还保持着侍奉父母任劳躬亲的传统?我提出了许多令人为难的问题。『以后生活无法自理时,你要怎么做?』『你的孩子会接你过去吗?』『你为什么不想去养老院?』『你的孩子对你好吗?』『你对你的父母好吗?』 我没有预料到答案会如此多样,人们会如此诚实。老人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假以机构养老。有的人想每天能见到孩子,有些人担心需求受到忽视。有些人相信养老院就是老人监狱,扼杀一切生命的乐趣。有些人永远不想依靠别人。然而最终,大部分老人得出了一个相似而无奈的结论:他们会去养老院,他们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。 这些叫人不忍听的答案让我思考: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,想要的是什么?条件不是最优的时候,每一个家庭该如何打算? 我用《老有所依》触及了一个人们常常回避,又终将面对的议题。我在采访时听到一句话,很好地表达了我所信奉的价值观。那是一位82岁的华裔老人,为了与儿孙团聚来到美国。她告诉我:『人生很短,一家人应该一起过。』
刘梦辰
关于作品 关于作者 分享
 关于《老有所依》 外公患重病后,我开始思考衰老和死亡意味着什么。我开始意识到我爱的人终将离我而去。那么在一起的时间,尤其分别之前的时间,要怎么渡过?父母生养之恩,要怎么回报?作为独生女,这是24年来我第一次想到独生子女政策于我,于我的父母,于1.7亿独生子女家庭的意义。 我的作品意在探讨衰老、死亡和家庭价值。这个以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的长期影响为切入点的故事,最终超越国界。 项目中期我回到中国,拍摄了一部讲述独生子照顾卧床父亲的纪录片,拍摄地在山东省沂源县。沂源即沂水之源,沂水是山东的母亲河沂河,山东是孔子的故乡,孔子强调孝的美德。一个孩子如何照顾父母的故事将我带到了孝文化的源头,这种冥冥间奇妙的联系让我惊奇而感恩。 为了完成这个项目,我也接触了洛杉矶的华人社区。已经离开中国文化土壤的人们,是否还保持着侍奉父母任劳躬亲的传统?我提出了许多令人为难的问题。『以后生活无法自理时,你要怎么做?』『你的孩子会接你过去吗?』『你为什么不想去养老院?』『你的孩子对你好吗?』『你对你的父母好吗?』 我没有预料到答案会如此多样,人们会如此诚实。老人们因为种种原因不想假以机构养老。有的人想每天能见到孩子,有些人担心需求受到忽视。有些人相信养老院就是老人监狱,扼杀一切生命的乐趣。有些人永远不想依靠别人。然而最终,大部分老人得出了一个相似而无奈的结论:他们会去养老院,他们不想成为儿女的负担。 这些叫人不忍听的答案让我思考:我们每个人在生命的最后,想要的是什么?条件不是最优的时候,每一个家庭该如何打算? 我用《老有所依》触及了一个人们常常回避,又终将面对的议题。我在采访时听到一句话,很好地表达了我所信奉的价值观。那是一位82岁的华裔老人,为了与儿孙团聚来到美国。她告诉我:『人生很短,一家人应该一起过。』